這是一本關于生活趣味的書,“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,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”,最近這句話很流行,大概擊中了很多人。想必是大家都覺得生活在茍且中,不能自拔了。
所謂茍且,并不是生活艱難得吃不飽穿不暖,而是我們?yōu)榱藴仫柡桶踩脑妇埃栽高^著一種一成不變的生活,安于一眼可及的未來。
每天準時上班下班,上班做著同樣的工作,下班擠著同一趟地下鐵,晚餐重復地吃著那幾樣菜式,睡覺前刷著來來去去那些人的朋友圈。
日復一日的生活,并不太壞,也不太好,這就是茍且。要說最大的壞處,是這樣的生活,強烈地侮辱著我們的智慧。
我們知道,人是萬物之靈,不應該過著一種單靠小腦平衡移動身體的單調生活。智力無所用地活著,是會讓人發(fā)瘋的,就像湯里沒放鹽,雖然可以勉強喝下去,但是滋味全無。
于是我們會向往詩和遠方。當然,很多人會把詩和遠方,理解成想走就走的辭職環(huán)球旅行,仿佛逃離了眼前的乏味環(huán)境,人生就會閃閃發(fā)光。然而事實證明,這樣做于事無補。
有很多熱愛旅行的人,去過歐洲二十國,郵輪環(huán)球八十天,南極摸過企鵝,北極觀過極光。然而,回來之后,也沒看出來有什么本質變化,除了一些酒后談資和自拍照片,還得繼續(xù)掉進茍且的生活里。
再說說詩,詩意其實跟寫詩沒有什么關系,詩意應該是一種有趣。而要成為一個有趣的人,最重要的事情,是要找個興趣來碾壓自己的智慧。
